最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連兩年日本一都被強調小球快腿戰略的球團拿下。聽起來和 Sabermetrics 的概念有些出入。我很想找出他們最後依然勝出的原因。究竟是Trey Hillman與落合博滿都嘴裡說一套,打起來另一套,還是雖然他們仍然執行很多小球戰術,不過和日職其它隊比起來其實算少?還是兩隊投手戰力暴強,掩飾了打擊上的缺陷?

因為我不曾當過日職控,所以對日職其實認識有限。找答案的過程十分緩慢。卻意外的讀了一些我覺得相當有趣的新聞,樂到棄原本的問題而不顧。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Joe Posnanski 是國外著名的棒球記者。文筆生動幽默,往往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因為他在 Kansas City Star 報有專欄, 而 Trey Hillman 2008 年將接任 Kansas City Royals 的 Manager 大任,於是 Posnanski 飛去日本採訪帶領日本火腿鬥士隊挑戰日本一連莊的 Trey Hillman 監督 。一口氣寫了四篇娛樂性頗高的四篇「美日棒球大不同」文。

其中They love Hillman in Japan(日本人愛死 Hillman 了)一文也讓我大開眼界。

德州佬 Trey Hillman 表示他一直想教日本人說 Yee-haw~

Posnanski 的文中轉述 2003年 Hillman 擔任火腿隊教練的第一年,參與了「日本野球監督會議」。會議主要討論要如何縮短比賽時間。在聽了許多限制捕手造訪投手丘次數的提議後, Hillman 說:「何不取消五局中場休息和表演呢?」整個會議室頓時鴉雀無聲。過了一會才有位名監督冷冷的說:「我們有中場休息制度已經很久了」。Hillman 說那是他最後一次在監督會議中發言。

從上面的故事可看出德州佬 Trey Hillman 一開始面對極大的文化差異。他本來該是個和日本文化完全相反的人。日本人幾乎將武士道精神轉移到棒球上,Trey Hillman 對日本棒球界來說大概就像是德州牛仔吧。以電影來說,簡直就是 Lost in Translation 的真實版和 Mr. Baseball 的監督版, sans the romantic love interest part, of course.

但是兩年內Trey Hillman 帶領原本來萬年爛隊的火腿隊打入季後賽, 2006 年更拿下日本一贏得日本球界的尊敬。而札晃人愛 Trey Hillman 更是到了一種連其它亞洲人都難以理解的程度。札晃有人在徵求同意後,開了一家以 Trey Hillman 為主題的餐廳。女服務生身著有著 Hillman 大頭照的制服,牆上有無數 Hillman 的照片,電視上還播放著 Hillman 生涯的 slideshow,客人可以看著 Hillman 的嬰兒照片,一面雙手黏撘撘的大啖 Texas Style Barbecue Ribs。

Hillman 靠的並不是強迫日本球員接受美式的球風。反而主動向日式球風靠攏,再慢慢的灌輸球員較美式的打法。但 Hillman 也不是一開始就這麼了解日本球員。Posnanski 文中提到 Hillman 剛開始指導火腿隊的時候,對日式球風的練習量感到不可思議。也曾經把較輕鬆的美式球風帶入球隊。他把練習時間縮短、限制投手單場的投球數在 120 球以內、也試著叫球員放輕鬆。但是 Hillman 看到他風格在傷害日本球員,日本球員因為缺乏過份練習,流露著痛苦的眼神。
"You learn pretty quickly that the Japanese players need to be on the field practicing," he says. "They need that practice time for their souls. You may only want them to run a drill 10 times, but they need to run the drill 150 times."

「我很快就發現日本球員需要在場上練習」Hillman 說:「他們的靈魂需要那些過量的練習。也許我只需要他們練個十次,但他們為了自己需要練一百五十次。」

就這樣 Hillman 反而成了一個常用小球戰術、重視快腿的監督。僅管他只讓球員在賽前練球「二小時」,常常被日本記者批評火腿隊像在放假。但他帶球員的風格是尊重日本球員習慣的。這種做法贏得球員的信任,也讓 Nippon-Ham Fighters 擺脫萬年爛隊的身份,成為季後賽的常客。

兄弟象的第一次三連霸就是兩位日籍總教練打造的(圖為2000年)

這也讓我不自主的對照起在中華職棒來來去去的洋教練們。從引起日籍教練風潮的森下正夫和山根俊英,到統一獅去年的日籍教練總辭。到底怎樣才算是好的洋教練,怎樣的洋教練才適合台灣呢?
二宮至、加藤初、大田卓司、席亞拉、瓊斯、梅洛克
橫田久則、瓊茲、榊原良行、中山俊丈、土居章助、山根俊英、森下正夫、雷諾亞、柴田猛、中込伸
酒井光次郎、井上修、大橋穰、竹之內雅史、町田行彥、原伸次、元田昌義、小野和幸、大石彌太郎、Brian Clutterbuck、引地信之、安東尼、一色優
佐藤秀樹、中本茂樹、矢野實、安部理、浅野啓司、山内一弘、立石充男、
前田益穗、成田幸洋、中村光良、沙拉多、巴提斯塔、飛勇、桑塔那、阿方索、郝士、葛沙達、佩卓、克拉克、泰迪、梁厚承、李承熙、韓五鍾、金容雲
高野光、中尾孝義、皆川睦男、高柳秀樹、宅和本司、百漢、小池兼司
中村典夫、田宮謙次郎、大威、寺岡孝
堀井恆雄、福富邦夫、石橋文雄、迪多、艾力、山多士

以上是十八年來在中華職棒大聯盟來來去去的洋教練。我很可能遺漏了一些,不過至少有70位。非亞裔的有22位,韓國教練4位,剩下44名全部都是日籍教練。其中任職過總教練職的清一色是日本籍洋教練。

日籍教練在台灣這麼受歡迎不外乎三個原因:

第一、日本為台灣棒球之啟蒙,台灣棒球大部份歷史追隨日式系統,所以直接請日本人來當教練

第二、兄弟象請來森下正夫後馬上從吊車尾成了總冠軍,接著山根俊英完成三連霸。開啟了日籍總教練風潮

第三、日本和台灣地緣較近,比較請美國教練容易

眾多日本籍總教練中雖然有像魔法師山根俊英、台灣第一位日籍總教練森下正夫、統一獅的大石彌太郎等成功例子。不過像大橋穰、大田卓司、中山俊丈、田宮謙次郎等球隊戰績回天乏術的總教練也不少。也有像宅和本司等留下惡名者。

大橋穰、大田卓司、中山俊丈、田宮謙次郎其實在日本都算是赫赫有名的人,不但都有出色的球員生涯,在來台之前也都在日職裡當過教練。前兩位總教練都遭到季中撒換的命運,後兩位則是繳出讓人失望的成績。我想差別在交不出成績的總教練太想把日本棒球全套搬到台灣。他們缺乏了 Hillman 配合當地風格修正自己的意願和能力。

一年前還和球員有說有笑的大橋,怎麼過個年就變成鐵血惡魔?

早期台灣的選手雖受日式觀念影響,但與其說是受日式棒球訓練,不如說是受軍式風格訓練加上很多的土法煉鋼。許多早年旅日的選手,不論是加入職業隊或是社會人隊,都有吃不消日式訓練的感想。練到吐血是不至於,練到吐是家常便飯。而這一代的台灣選手已經離軍式訓練有一段距離,就更難適應老一輩日式要「練到吐血才叫練」的思維。何況自從陳金鋒之後,台灣選手都嚮往大聯盟,自然而然比較偏好美式風格,加上有語言隔閡,和日籍教練產生衝突的情況就越來越頻繁了。

於是能長期留在台灣的日籍教練,如一色優、酒井光次郎等,都是較年輕一代,在日本的成績沒有那麼輝煌。對台灣非常的了解,甚至能夠以國語交談,積極吸收國外的資訊而不侷限於在台灣複製日本模式的教練。

年輕的泰迪看起來還真像 Shaft

非日籍教練通常都是打擊教練或體能教練。以打擊教練來看通常都很有效。比如台中興農牛隊的泰迪在任時,正是狂牛狂奔的時候。高雄 La New 熊的梅洛克來頭更大,半季內讓熊隊打擊全隊變炮。但是兩人都留不久。磨擦也不只出現在洋教練與球員之間,本土教練與洋教練之間的鉤心鬥角也是職棒圈裡常常上演的戲碼。有時即使洋教練已經交出成效,最後仍然感到不受歡迎而離去。兩人離隊一年後,不論興農或 La New 攻擊火力都像洩氣的氣球,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有大聯盟打擊教科書 Bill Madlock 還不懂得珍惜 Orz 當年海盜隊的衣服夠像兄弟象球衣吧?

今年統一請來了 Tony Torchia ,從他的名言「打者就像雪花一樣,每個打者都是獨特的」可以看出美式和日式教練的不同。也期待 Tony 如何讓去年已經十分暴力的統一獅更上一層樓。但是台灣為什麼不請美國來的總教練呢?日本除了 Hillman 之外,更有另一位羅德隊的 Bobby Valentine。這些洋教練不但替日本帶來了新的棒球技術,也塑造新的經營思維,把球團的屬地主義做得更出色,讓萬年爛隊翻身外,票房也一路翻紅。希望台灣也能夠早日聘請一位能改善台灣職業棒球體質的洋教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