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很久很久以前,我寫了一篇鄭和不曾到過台灣-系列0-西班牙人在台灣,之後就……逃避責任……這次又讀了一些鮑曉鷗翻譯的 Spaniards in Taiwan ,幾篇有關 Salvador Diaz 的文篇十分有趣,但是回家後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只好把這次當預告,先來寫鄭和的事了。這篇是花了點時間在我的硬碟備份中找出來的。如系列0所說,本文先用英文撰寫,再翻成漢文。

 

 

三保太監鄭和在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生於雲南昆陽州,也就是現在昆明市晉寧縣,位於寶山鄉和代村的一個回教家庭。他的祖先是西域布哈剌境內的貴族,位於現在的烏茲別克共和國。在宋神宗時,他的祖先因為鄰國入侵而遷徙到中國,原姓氏是賽典赤瞻思丁,全名為 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漢化之後改姓馬(來自穆罕默德),鄭和是在永樂二年才由明成祖賜姓為鄭。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曾航達非洲。甚至有前英國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孟席斯認為鄭和艦隊曾抵達美洲。現代衛星地圖上台灣離中國只有 97 哩,航遍西洋的鄭和有沒有到過台灣呢?

 

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據《殊域周咨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沒想到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麼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毀,怎麼還來追問?」。

 

《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製、名單、航海日誌、帳目等。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銷毀至今仍然是個謎。檔案失蹤,給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既然史料不足為什麼有人堅持鄭和曾經到過台灣呢?原因是明史中對台灣的記載如下:

 

「雖居海中,酷畏海,不善操舟,老死不與鄰國往來。永樂時,鄭和遍歷東西洋,靡不獻琛恐後,獨東番遠避不至。和惡之,家貽一銅鈴,俾掛諸項,蓋擬之狗國也。其後,人反寶之,富者至掇數枚,曰:『此祖宗所遺。』」

 

明史從順治二年, 1645 年開始編寫,直到乾隆四年, 1739 年刻成,足足離鄭和下西洋二百多年。現存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文件都出於以下主要史料:費信的《星槎勝覽》、馬歡的《瀛涯勝覽》及鞏珍的《西洋番國志》是當事者留下來的第一手資料。原名《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的《鄭和航海圖》,祝允明的《前聞記》,黃省曾的《西洋朝貢典錄》和錢穀的《吳都文粹續集》屬於在鄭和下西洋後一百年間留下來的史料。

 

以上諸多史料,沒有一個提過鄭和曾到過東番或是雞籠或是北港等明代對台灣的稱呼。那麼二百多年後明史中的一行字,值得相信嗎?明史中的記載又是從何而來?

 

這就要研究中國史上第一次記載台灣的《東番記》了。東番記乃福建連江人陳第,於萬曆三十年(1603)年,隨沈有容將軍到台灣討剿倭寇後回到家鄉所寫,那已經是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兩百年後了。陳第的友人陳學伊閱後寫下了《讀東番記》,並提到

 

「東番之入紀載也,方自今始」。

 

陳學伊甚至說:

 

「假令不有沈將軍今日之巨功,吾泉人猶未知有所謂東番也。」

 

可見萬曆中葉前明朝人並不知道台灣在哪裡。這個事實在明朝洪武二十二年間(1389)繪制的「大明混一圖」中十分明顯。大明混一圖中按阿拉伯人的地圖畫出了非洲及阿拉伯,在東海中卻沒畫台灣。 朱元璋下命照阿拉伯人地圖繪製的大明混一圖較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永樂三年(1405)至少早了 16 年。鄭和有如此明確的地圖航向西洋,比起八十年後歐洲人瞎子摸象,還要和死敵阿拉伯人海上死鬥,實在是幸福太多了。

 

有印度、阿拉伯甚至非洲的大明混一圖,東海上沒有台灣。此圖早於鄭和下西洋。

 

東番記中有一段文字記載:

 

「居島中,不能舟;酷畏海,捕魚則於溪澗,故老死不與他夷相往來。永樂初,鄭內監航海諭諸夷,東番獨遠竄不聽約;於是家貽一銅鈴使頸之,蓋狗之也,至今猶傳為寶。」

 

覺得這段文字很熟嗎?是的,明史就是以東番記做為對台灣的唯一參考。也就是說明史幾乎都抄東番記。鄭和死後一百年間沒有記載到達台灣的七份史料,和二百年後才撰寫有到過台灣的一份史料何者比較可信?這個問題成為鄭和有沒有來過台灣的關鍵。既然《鄭和出使水程》早就被銷毀,在兩百年後明史除了傳言外又要從何處找出新的資料?很明白的說,當然是較早的七份史料可信。

 

反觀歐洲人,特別是葡萄牙船在 1544 年從馬六甲航向日本,途經台灣東岸,水手在航海日記上最先寫下 Ilha Formosa (美麗的島)。葡萄牙地圖畫師 Lopo Homem 於 1554 年畫了第一幅記載 Formosa 世界地圖。1582 年 7 月 16 日,著名耶穌會士西班牙籍 Alonso Sanchez 坐船到從澳門前往日本,經過台灣不幸沉船,船長 Andre Feio 與近 300 名船員困在島上十週,受到瘧疾與原住民的攻擊。最後自己蓋了艘小船返回澳門。船上數位教士回到澳門後都寫下在台灣的經歷。這些同時也是 Spaniards in Taiwan 書中開頭的幾篇文獻。另外西班牙籍船長 Francisco Gualle 在 1587 年七月時也記載航經 Ilha Formosa,經過了台灣東岸。不過這個船長是不是 1582 年的船長在 1587 年寫的回憶,還要等我回圖書館查證。(查證後,1582 年沉船船長為 André Feio。船主人是澳門的 Bartholomew Vaz Landeiro。和 Francisco Gualle 是兩件事。)

 

直到 1585 年耶穌教會記載 Linschoten 船長開著葡萄牙籍的 Santa Cruz 號從澳門出發,航經台灣台灣西岸,才出現第一次歐洲人經過台灣西岸的記載。不過此時歐洲人已經對台灣的地理位置十分熟悉了。 (C.R. Boxer, The Christian Century in Japan: 1549-1650.)

 

以上述記載可見,歐洲人發現台灣時是從馬來西亞直線往北航向日本,才會經過台灣東岸。這是海上漢人商旅從來不曾行走的路線。

 

而在日本方面, 1592 年日本海盜攻擊了在基隆的凱達格蘭巴賽人。1593 年豐臣秀吉從日本商人原田孫七郎口中聽到台灣的存在 ,派遣原田孫七郎前往馬尼拉的途中,順便到台灣要求原住民向日本朝貢 。原田孫七郎遭到原住民拒絕,並不友善的趕出台灣。豐臣秀吉聞訊派兵強迫原住民朝貢,艦隊遇到暴風而不了了之。明朝直到 1597 年才正式的在澎湖設置巡檢司,而隨著沈有容將軍到台灣討伐倭寇的陳第則是 1602 年台到台灣, 1603 年才寫下東番記。比起歐洲人與跟隨著他們的日本人都晚了許多。

 


 

相關連結:

竹板凳的漁瘟 - 鄭和不曾到過台灣-系列0-西班牙人在台灣

Tonio Andrade - 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Chapter 1

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 (鮑曉鷗) - Spaniards in Taiwan I/II

郭弘斌 - 台灣人的台灣史

認識台灣 - 逐鹿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siou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