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緬甸現在一團混亂,畢竟鄧克保這個名字的來源和緬甸也小有關係,但是如果是討論緬甸的情勢就稍微太有用了點。我發文的重點就是要「無用」!

緬甸在 CNN 上 24 小時連播,不禁讓我想起一年前我在英文中國歷史討論版上的一個小小研究:緬甸為什麼要叫緬甸?(天音:真的有夠無用啊~)

緬甸之甸字尤其莫名其妙。因為這個字並不是音譯。如果是音譯那麼「緬瑪」才是個較有道理的翻譯。

緬甸最強勢的族群就是緬族,原文的羅馬拼音是「Burman」。其字源為「Brahmadesh」,意為「land of Brahmans」,中譯就是「婆羅門之土」。也就是說緬族至少在自認上和印度的貴族婆羅門有關係。

最 早今日緬甸的國名是「Myanmar」,來源為「Myanma Naingngandaw」。中譯為「緬瑪共合」。最早有關 Myanmar 的記載來自於東南半島上的「蒙族」(Mon),和蒙古沒關係,於 1190 蒙文提到了「Mranma」(和 Brahma 字源的關係明顯)。事實上今日的緬文中,國家拼音仍作 Mranma,只是在讀音上出現在 r -> y 滑音轉變。也就是 Myanma 的來源。

而語言學家認為 Myanma 不過是 Burma 的轉音(Burma 又僅是 Brahma 的轉音)。不過今日緬人的用法上, Burma 已單指緬族人,而 Myanma 才是指國家的稱呼。

有 理論說最早有關緬甸的漢文記錄出現在漢朝,譯為「不毛」(Burma)『出師表:「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也就是不毛之地的來源。但是不毛也可能不是指整 個緬甸,而僅指捉到孟獲之地,今緬甸八莫 Bhamo。不過也有可能 Bhamo 和 Brahma 兩字本來就有關連。

漢文記錄中最早寫到「緬」的是 1273 年,已經是元朝的事了。元史中的記載十分簡短:

列傳第九十七
外夷三

緬國為西南夷,不知何種。其地有接大理及去成都不遠者,又不知其方幾里也。其人有城郭屋廬以居,有象馬以乘,舟筏以濟。其文字進上者,用金葉寫之,次用紙,又次用檳榔葉,蓋騰譯而後通也。


可見最初有關緬甸的漢文記載是沒有「甸」字的,僅為緬國。其中金葉指的是貝葉。

到了明朝對緬國的記載就出問題了:

明史卷三百十五 列傳第二百三
雲南土司三

緬甸,古朱波地。宋寧宗時,緬甸、波斯等國進白象,緬甸通中國自此始。地在雲南西南,最窮遠。有城郭廬舍,多樓居。元至元中,屢討之,乃入貢。

明太祖卽位,遣使齎詔諭之。至安南,留二年,以道阻不能達而返,使者多道卒。洪武二十六年,八百國使人入貢,言緬近其地,以遠不能自達。帝乃令西平侯沐 春遣使至八百國王所,諭意。於是緬始遣其臣板南速剌至,進方物,勞賜之。二十七年置緬中宣慰使司,以土酋卜剌浪為使……


其實記錄還滿長的。不過問題是……那個甸是哪裡冒出來的?????????????

緬甸之甸謎題就此展開了……

去年我因資料不足,最後只停在推論上。那就是明朝把緬國當為雲南的一部份,而雲南中地名有「甸」字的極多。諸如:南甸、者樂甸、瓦甸(可能為 Akva 卡瓦族。註,考證為 Ara 阿瓦國)、尋甸、灣甸等。所以誤以為這個甸是該地對所有地名的慣稱。也誤植了個甸字在緬甸上。

今天再上網查了一下,沒想到答案這次變成是 google 上第一筆資料了。

現今雲南地名裡仍在使用的「甸 」字,多數是由彝語音譯而來。「甸」在彝語裡作「壩子、平壩」(盆地)解。例如,「魯甸」是「彝族居住的壩子」,「甸中」等於「在壩子中」。還有少數源自藏語、白族語。

緬甸除了北部外,全是河流堆積的平原,要說它是個「甸」還真的很不像。所以一個明朝的丁丁就讓我們一路丁丁到現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