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本文的起因是「大艦巨砲主義萬歲」部落格的 GeppyXX 寫了一篇極佳的 鋸砲?還是真的有一套打擊哲學?-談職棒十八年的呂明賜。之後引起了一些對握短棒有沒有幫助的討論。要進行任何有意義的討論,首先就要了解問題本身。也就是怎樣才是理想的揮棒動作。
理想的揮棒動作是在找兩條線的交叉點。
一是讓球棒在 contact 前達到最高 angular velocity (角速度) 的簡易度。
一是讓球棒的 barrel (球棒的桶狀部分) 向球移動的的反方向達到最高的速度。
兩點合在一起成為擊球時的揮棒速度(bat speed)。
試著拿掃把,用一支手握住柄尾,讓掃把與地面水平比較難。握在掃把的質心讓它與地面水平較容易。因此要讓掃把旋轉也是在質心施予扭力較簡單。如果要讓掃把一直旋轉,最好的方式就是握它的質心將之轉動,因為握在質心旋轉是最容易控制的。但是球棒不可能握在質心上揮,握在質心上雖然可以產生最高的角速,但不會是最高的 barrel speed (球棒的桶狀部分向球移動的的反方向達到最高的速度)。
Barrel Speed 取決於身體要讓 barrel 以最快的速度向球移動。即然揮擊是主要身體旋轉製造出來的速度,那 Barrel Speed 為何和 angular speed 不同?讓看下圖:
如果 p 點是球棒擊球處(barrel),而球正好從 v┴的反方向移動,那麼 Barrel Speed 就是 v┴ 。若沒那麼剛好,則擊球前,球和 v|| 成一角度移動,那麼 Barrel Speed 就是 v。而不是角速 ω。當然這裡可以開始搬一堆我其實也忘得差不多的物理公式,但簡單的說,因為 v┴ 會因 r 增加而倍速成長,增加 Barrel Speed 最好的方法是握棒子的柄揮擊。但是這樣就讓製造旋轉不易(有看公式的,這會讓 dΦ/dt 減少)。因此球棒越重,就需要越大的肌力維持球棒的穩定性。這個穩定性會影響到球員對擊球點的掌握能力,如果需要太多肌力維持球棒的穩定性,就會減低花在製造 barrel speed 上的力量。因此找到上述兩者的平衡點就是最佳的揮棒動作。
如果一個打者的 mechanics (動作)固定,而覺得沒有得到最高的 barrel speed,那他有幾個選擇:
一、加強重量訓練,增加 strength (肌力)。
二、不然就換一支同重量但較短的球棒,或是一支同長度但較輕的球棒。
三、握短棒。
再來討論揮擊的科學面。這是美國 Kettering 大學 Daniel Russell 教授的研究,其中打破了許多打擊的迷思,包括 pivot 位置,甜蜜點的真實意義,球棒重量 v.s. 揮棒速度等。揮擊時球棒在 contact 點真正的 pivot 不是傳統所說的於 top hand 底下(國外假設正常握棒是 bottom hand 貼住球柄,所以 top hand 底下,約離柄末前 6英吋 ),實際測驗顯示真正的軸心在 bottom hand 後方2.5英吋。也就是說握短棒的時候, bottom hand 握離柄末越遠, pivot 離球棒的 sweet spot 就越短。結果是較高或較易達到的 angular velocity 但較低的 barrel speed。意思是會較容易控制球棒,但是減低真正揮棒的速度。這也是為什麼握短棒較不容易打出長打的原因。
Bonds 的棒子有特別的白色柄部,在柄前就變得很粗
Bonds 不用白色大柄球棒時會握得較後面
Pujols 的棒子就較正常,而 Pujols 會握住棒柄
球棒柄是有實質意義的。手握離柄會造成旋轉時手和球棒間滑動。柄本來就是防止手和球棒間產生滑動而失去控制用的。貼著柄或握住柄則可以增加 torque,也就是說雖然握得比較下面,但因為柄幫助施力(擊球點前的手腕翻轉),可以增加揮擊的 angular velocity,而不犧牲 barrel speed。Barry Bonds 雖然沒有握在柄上,但是他特製球棒的柄和他一樣特別肥大,而且很高的地方就已經變粗。所以且不影響到他的揮擊。
當一個球員握短棒,他已經縮短球棒實質上被運用的長度。拿較長的球棒若是希望能打到外角球,那麼握短棒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不如換一支重量相同但是短一點的棒子。
如果希望的是以球棒的重量來換取擊球後球飛離球棒的速度(Batted Ball Speed,等於擊球的威力),但又因為太重不能有效揮擊所以想握短棒。應該做的是增加重量訓練,就能有效揮動該球棒。不然上面所說的那位教授已經證實:增加揮棒速度二倍、可增加 22mph 的 BBS,增加球棒重量兩倍、僅增加 11.9 mph 的 BBS。因此還不如換支長度相同但是較輕的球棒來加快揮擊速度。
因為每個人的肌力,手的長度與身高皆不同,因此每個人最佳的揮棒動作也不同,因此就有 Tony Torchia 「打擊者像雪花」的說法。但是揮棒動作和握不握短棒沒什麼關係。總之以科學的角度上來看,握短棒沒有什麼實質上不可取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