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賜業餘時候揮棒動作。應該是 1987 年在古巴舉行的第八屆洲際盃(因為 1984 古巴世界盃沒有郭建霖)。最後台灣只靠呂明賜的這支全壘打拿下兩分,以 3:2 輸給古巴。當年台灣流行這種較中南美式的打法。最近好像只有王傳家是用這種打擊方式了。

主播那時候要有這種腔調才是字正腔圓的主流,完全不會用到日式名詞,所以講的都是含滷蛋式的英文名詞。球評的口音就比較有親和力了。

古巴投手Gracia,看得到的第一球 132 往下掉,呂揮空, 2B1S。第二球地瓜暴投 3B1S。第三球外角直球?沒寫速度,應該135+),呂揮空,3B2S。第四球正中的直球,全壘打。



這支是日本對呂明賜的回顧片,從青棒,成棒到在日本的打擊都有。成棒在台灣對日本 14 局轟出再見全壘打的畫面很珍貴,原來那個年代的球迷是連贏球都要向場內丟垃圾的啊....



1988-06-25 在日本揮出再見全壘打,單場雙響(影片中只有一支)。唯一看得到的一球像是內角直球。



呂明賜在日本接 back to back to back 的影片。呂是最後一個打者,從 1:46 開始。這時動作和業餘看起來沒差。應該還是 1988 年,剛到日本的前三個月。

第一球外角變化球(126 應該是變化球吧... 雖然看不出變在哪) 1B,第二球 133 內角低角度速球進壘 1B1S,第三球捕手要求在內角偏低的直球,投手開掉變成紅中偏高的直球被撈出去。



呂明賜回到台灣的打擊。在味全龍隊接 back to back to back。呂是最後一名打者,從 1:20 開始。其實這個打席看不出他的動作有什麼不一樣。倒是羅世幸輕鬆打出全壘打的畫面讓人懷念。


最後放懷舊的:



這支片很長,第十四屆漢城亞洲錦標賽。呂明賜打擊在 3:35。那個時候棒球都是業餘球員組成的。台灣棒球當時水準到高峰,因為沒有職棒,所以業餘好手組一組差不多是職棒水準。反觀日本當年國家隊水準就很差了。印象中之後沒看過守備這麼差的日本隊。



1985年台北棒球場亞洲巨砲 v.s. 微笑喬治的對決。1985 年呂明賜在台灣舉行的國際棒球邀請賽中在 14 局時對日本隊擊出再見全壘打。而且單場三支全壘打,一炮而紅。比賽結束後就安排了國家隊前後全壘打王的全壘打大賽。不過當時呂明賜的打法和後來看起來不一樣。可能因為不是正式比賽就輕鬆打吧?

http://www.geocities.com/tokyo/garden/4258/mrro14.html
剛升上巨人隊的打擊連續動作照片

所有呂明賜擊出全壘打的影片都是打內角變化球,或是紅中直球,擊球點很前面(有的打席已經開掉了才到擊球點),全力拉打的打法。顛峰時的呂明賜連大多數的外角變化球(或是外角不夠快的直球)都會拉回左半邊。

坊間的說法是後來呂明賜偏高內角速球的弱點被視破。一個以拉打為主,擊球點較早的球員為什麼打不好內角高球,讓人想不透。以金鋒而言,今年腰傷剛好可以上場打擊時擊球點都太早,反而內角偏高的速球會被迎頭痛擊。

可能是鋒哥的 compact swing 和呂明賜的打法有根本上的不同。下次會注意一下王傳家的弱點是什麼做一下比較。加上當年日本對好球帶上限的定義對高球較寬鬆,造成在國際比賽是壞球的高球在日本反而變好球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nsiou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